金湖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回复: 0

打造稳外贸稳外资促增长的“虹桥样本”

[复制链接]

1138

主题

140

回帖

2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6444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外景。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供图

         
         
            


  
  外贸发展与外商投资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双轮驱动下,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日前召开的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今年11月,商务部印发《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为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供支持。

  
  作为承载国家战略的国际开放枢纽核心区,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以下简称“商务区”)正奋力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推出《关于支持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的若干措施》明确了5个方面共33项支持举措。截至目前,已有21条落地,12条正在稳步推进中,落地率达63.6%。今年1—11月,商务区贸易进出口额共计779.35亿元,同比增长11.39%。今年1—10月,区域内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9家,同比增长7.2%。数据无声,发展有痕。外贸外资双增长,商务区是如何打造质优量稳的“虹桥样本”?如何进一步推进商务区经济发展?

  
  升级金融支持力度

  
  业内分析认为,由于国际市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依然需要更多金融支持措施为企业出海提供坚强后盾。企业心声,亦政府所思所虑。为帮助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商务区管委会会同上海市融资担保中心等部门共同推进专项担保政策落地实施,定期推荐商务区内企业进入外贸“白名单”,截至目前累计补贴资金192万元。

  
  除了商务区管委会,银行也是助力企业扬帆远航的重要力量。此次印发的《政策措施》提出,鼓励银行机构在认真做好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有效管控风险的前提下,在授信、放款、还款等方面持续优化对外贸企业的金融服务。

  
  近期,中国银行上海市虹桥商务区支行成为商务区内数字贸易产业联盟首批52家成员之一。在与联盟有关成员对接过程中,获悉某智能电网和新能源价值链服务提供商在跨境贸易方面存在服务需求后立即成立工作小组,并联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共同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方案,提供包括账户、授信、贸易融资、保函等领域的综合金融服务。此外,浦发银行推出了跨境极速汇服务,通过银行系统自动审核直通汇出,免去人工处理环节,使原先按小时、分钟计的处理流程简化到按秒级处理,同时还开发了一系列跨境在线融资产品,基于大数据分析和风险模型判断实现授信调查、审批等环节,便利商务区内企业进行跨境贸易。

  
  如何强化金融赋能,进一步推进商务区外贸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新经济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汤蕴懿表示,商务区作为全球贸易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具有开放程度高、贸易业态日趋丰富、贸易伙伴国家日趋多元的特点。因此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率先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和精细化的趋势,尤其是中国企业正在加速全球布局,加快推动金融创新一方面成为提升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也面临安全韧性的复杂挑战。“比如在服务跨境支付上,通过更为便捷的支付、融资和保险等金融服务,可以降低外贸企业的运行成本,为企业提供更为稳健的金融支持;但同时各类金融风险也在加大,如信用风险、欺诈风险、合规风险、操作风险、汇率风险和资金安全风险等。因此,确保跨境支付交易的合法性、安全性、准确性和高效性,都需要我们有更多创新的举措和实效的方法。”汤蕴懿说。

  
  加速服务平台建设

  
  “可一站式办理马德里商标注册,真是太方便了!”“工作人员解读了出口国最新的贸易政策,帮我们规避了风险。”在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的“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不少企业人员纷纷点赞这一服务模式。商务区管委会商务处朱小玲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自今年3月试运营以来,服务中心集成政务服务和专业资源,对接十大类专业服务机构70多家,举办各类活动100多场,建立企业信息库和服务案例30个。“为了增强国际服务功能,我们在德国慕尼黑的线下服务中心于今年9月正式成立,进一步拓展了支持长三角企业‘走出去’的海外服务网络。”她说。

  
  服务中心如何解决企业“出海”遇到的难题?服务中心运营执行部负责人孔宁向中国城市报记者举例介绍,在获悉商务区内的一家公司在开拓东南亚市场时面临法律适用性障碍和政策争取的挑战后,服务中心通过联络其联盟的金杜律师事务所,迅速完成了对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7个国家法律环境的调研,并与当地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帮助该企业在短短两个月内顺利进军东南亚市场。

  
  外贸的兴盛还有赖于便捷的物流通道,其中海运是最常用的方式之一。《政策措施》也提出要“提升外贸海运保障能力”。为助力企业拓展物流渠道,商务区加强与上海港的合作联动。据悉,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在商务区内设立服务专窗,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物流服务。

  
  不止海运,商务区还着力推进空运保障措施,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开展跨境电商“9610”业务。不久前,上海一家物流公司在虹桥机场成功出运了发往日本的跨境电商包裹。该项目服务商上海捷利货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以前货物需从上海西郊的仓库先用“绕城而过”到浦东国际机场才能出境,不仅增加额外的运输费用,还需要留出至少2小时的冗余时间。而现在货物从商务区内的仓库出发,在虹桥机场“坐”上飞机前往日本,全程只需8小时。

  
  海运、空运兼备的同时,商务区内还建有上海首个“跨境电商+产业带”先行区服务中心。该服务中心负责人朱慧表示,服务中心通过与上海跨境公服平台深入合作,建设跨境电商生态服务体系,帮助企业链接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及物流供应商、支付机构、营销推广等生态合作伙伴。“服务中心积极引导企业转型开拓跨境电商业务,再利用其现有的渠道和资源,快速切入跨境电商市场,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业态的融合发展。”朱慧说。

  
  此外,商务区内还汇聚了一批以上海亿电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跨境电商专业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深度价值链管理和数字化解决方案等。

  
  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

  
  作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的常年举办地,商务区正加速“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采购商变贸易商”,持续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

  
  走进位于商务区的虹桥品汇,中国城市报记者看到,偌大的空间里摆满了各种进口商品,从乌克兰葵花籽油、英国洗衣液等民生类消费品,到南非木雕制品、孟加拉国黄麻制品等当地特色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上海虹桥国际进口商品展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菁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虹桥品汇是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的“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目前已展出来自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个品牌,共计8.5万多款产品,其中“进博”品牌占70%以上。此外,还引进韩国三养、加拿大麦肯等总部型企业,集聚贸易主体和贸易撮合商800多家,同时通过品牌授权特许经营,在苏州、绍兴、昆山、杭州等长三角地区开设33家分中心。“我们打造的虹桥国际咖啡港目前已集聚了全球100多家咖啡产业供应商,服务和链接了1000多家精品咖啡馆和咖啡角,带动贸易额30亿元。今年5月,我们通过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举行展贸对接活动,促成了4亿多日元的成交额。”朱菁说。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稳步推进服务业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商务区正不断夯实品牌建设基础。

  
  新加坡企业中心主任助理杨倩向中国城市报记者介绍,目前中心协助30家新加坡企业落户商务区,涉及通信科技、半导体设备检测、教育科技等多个领域。“上海已成为很多新加坡企业投资中国的首选地,进博会也成为了新加坡企业向中国以及世界展示服务和商品的绝佳平台。在商务区管委会的邀请、协助下,我们于2018年正式入驻虹桥海外贸易中心。期望通过搭建新中两国经贸交流的桥梁,鼓励、推动更多新加坡企业到中国投资发展。”她说。

  
  如何以进博会为契机,增强商务区的外资“磁吸力”?汤蕴懿认为,利用好商务区的平台功能,发挥中国超大规模经济体的综合优势,和中国联通全球市场的转换优势,与外资企业共建产业链、共同推高价值链和共同深化供应链。“一是以进博会为风向标,推动全球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交流展示平台建设,以技术链接与外资企业共建产业链;二是以进博会为引力场,及时了解消费新动向、新趋势,形成以需求牵引的投资路径,与外资企业共同推高价值链;三是以进博会为转换器,形成中国企业与外企的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全球市场,深化全球供应链的安全韧性。”汤蕴懿说。



         
        




上一篇:上海外贸推广,上海外贸公司前十名
下一篇:海外仓综合服务平台正式在全市推广应用?2024-06-18来源:市商务委字号:大中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湖论坛 ( 非经营性网站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 22:14 , Processed in 0.15335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